
胡蘿蔔與棍子
胡蘿蔔與棍子一直是管理階層的兩樣神器
這兩樣已經是工業時代的老古董,跟不上世界的潮流了

情況一
熱門印度電影"三個傻蛋"有一幕是教務主任叫其中一名學生上台示範教課
那名學生就在教室的黑板上寫下三個名詞並且限時要其他人再課本中找出釋義
第一名就有獎品,全班就瘋狂的翻書想找出答案
時間到!!!!!
原來這三個名詞是胡謅的而且是用他朋友名字去掰的
(高招~順便拖朋友下水阿)
在有限的時間與獎品就像嗎啡一樣,讓人不能自己
使得我們只想找到答案,卻不去思考問題本身背後的意義
<印度電影"三個傻蛋"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不信去google一下就知道了..>
情況二
是發生在我身上的經驗!!
在上課經驗當中
我被選上當了小隊長為了爭取分數
當時評分的標準是在下課之後小隊全體越快交完老師的作業就會獲得分數
身為小隊長,我的眼中只有分數因為分數是唯一評量小隊好與壞的優缺點
因而我只顧著讓夥伴越快交出答案越好,讓大家為了交答案而交答案
反而忘了原點是什麼辜負了老師一番美意!!!眼中只有分數反而喪失了更重要的東西
[喪失了樂趣]
我想有人會跟我有一樣的問題
既然胡蘿蔔不行那要如何做才對呢?
書中有提到"既然式與條件式"
條件式=傳統的胡蘿蔔
要得到獎勵就必需滿足一些條件
既然式=新的激勵方法
什麼是既然式呢簡單來說就像是慶功宴的方式
"既然這次專案這麼成功,我們就去ooxx慶祝一下"
Why?條件式不行呢人們會有依賴成癮的症狀
論功行賞的報酬久而久之會變成固定報酬而非額外紅利
使得主使者必須一次次加碼
既然式就是為了減輕固定預期的影響
[結論]
1.當用喜歡做的事來賺錢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但是不要為了錢而減少做事的樂趣
2.單純樂在其中不容易要好好小心呵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