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起起落落並不會影響我投資什麼或我為什麼投資"
我很喜歡富爸爸這句話~~~
"控制和槓桿"
這是這篇主要在說的兩個觀念
那為什麼常常聽理財專家說"獲利越大風險越大"
財務槓桿不是深具危險性嗎?
富爸爸給我的答案為掌控,如果投資人缺乏財務智能,那麼運用財物槓桿就相當冒險
但所謂的理財顧問會把錢投入他們無法控制的投資?他們的獲利是由市場決定的
不是由他們決定的,所以大多數的理財顧問充其量只能說是推銷員而已
"淨值"
是我們常常聽到,我總認為淨值才能代表我們有多少財富
但其實不然因為
1.淨值通常是依據意見,而非依據事實所做的一項評估值
EX:
房屋價值只是一項估計值
在房屋賣掉以前,你無法得知房子真正的價格.
許多人過度膨脹自家房屋的價值,等到房子脫手後,才知道事實
2.淨值通常是以價值日漸減少的財產為依據
3.淨值上升通常是因為美元(台幣)購買力下降所引起的
換句話說:
房屋價值並沒有增加,只是要花更多錢才能買到同樣的房子.
我從以前就在想~~~~~
像存款,基金,股票,債卷 ....這類紙資產,唯一的缺點就是不能控制
是由大環境和許許多多的因素來決定其價值
所以現階段我會把我的存款用在提升自己財務智商和工作能力
雖然沒有顯而易見的成果,但其報酬率是可以我自己決定的
報酬增加未必風險提高
但為什麼這社會上,不時有人說高報酬=高風險
其實不然風險的高低與否其實掌握在財務智商也等於掌控力
那這邊就會說到兩種類型投資者
1.資本利得;
也就是買低賣高也等同於賭博和投機
2.現金流;
例如:當包租公,其收入是由房客決定,如果可以提供更好的設備,服務租金當然就可以升高
而不是靠大環境來決定你的投資獲利
拉回現實面而我要如何才能提高財務智商呢?
富爸爸是這麼說的
1.出生貧寒和缺乏理財教育並不代表你無法致富
出生貧寒和缺乏理財教育並不代表你無法致富並不能讓你當作藉口
不去踏出第一步,就算踏出第一步就失敗了,遇到問題了也不要放棄
2.白手起家,循序漸進
清崎太太(金),在1989年時,開始投資房地產
買下要價4萬5千美元的二房一衛住宅,她付了5千美元頭期款
之後以每個月房租25美元,剛踏出第一步時她很緊張
而現在1千7百萬美元的公寓住宅已經吸引不了她
富爸爸建議大家;在進行投資前,多多參加研討會,
因為他深信人類的心智擁有無窮的力量
是最重要的財務槓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